- 最后登录
- 2014-8-22
- 在线时间
- 38 小时
- 寄托币
- 279
- 声望
- 59
- 注册时间
- 2011-4-18
- 阅读权限
- 20
- 帖子
- 31
- 精华
- 1
- 积分
- 192
- UID
- 3058602
![Rank: 3]() ![Rank: 3]()
- 声望
- 59
- 寄托币
- 279
- 注册时间
- 2011-4-18
- 精华
- 1
- 帖子
- 31
|
首先说说初衷,我是一名内地学生,偶然得到香港授课式硕士的申请信息,抱着到世界一流大学开开眼界和提高专业水平的想法递交了申请,拿到Offer,在香港度过了难忘的一年。目前留港工作半年,生活稳定,身边也经常有学弟学妹向我询问关于来香港读书工作的各种问题,想了想还是发个总结的帖子,写一点自己的个人见解,希望能对更多的人有所帮助。
先来看看投入和产出。到香港来读授课式硕士,学费是自理的,算上住房和学费,十几万块的投入还是需要的,那么这个花了一年时间(有些地方是一年半)和十几万块钱拿到的Master,到底有多少价值呢?
1. 对于申请PHD:授课式硕士申请PHD不是不可能,只是很难。你的竞争对手有内地3年毕业的研究生,香港本地2年的研究式硕士,还有众多国际友人。想要申请成功,你需要有良好的教授人脉、很高的GPA以及出众的个人魅力。
2. 对于找工作:香港的公司最看重什么我想大家心里也都有谱——英文、表达、应变能力。公司会因为你有一个Master学位而将你高看一等么?绝大多数公司不会。HR或许会感叹一声“你是Master啊,好厉害”,可是否要你,薪水待遇,还是要看你能为公司做什么,做多少,做得怎么样。
所以我想说的其实只有一点:你的学业职场,个人发展究竟会有多少提高,归根结底不在于你多拿了一个Master学位,而是在于你在读这个学位的过程中取得。
那么这个授课式硕士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?仅以个人经验总结如下:
1. 视野:一年的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很广,授课的教授人数也不少,教授们认真负责而且有求必应,能够学会多少只在于你有多主动。另外学校里总会有各种讲座信息,可以有机会接触到世界知名学者,需要留心通知、海报和网上信息。学校的教学资源则是任意使用,图书资源、电子资源、运动场馆,白白浪费了可是巨大损失。站得高才看得远,增长见识这也是我来香港的首要目的。
2. 人脉:老师、助教和同学是最重要的人脉,研究生会等社团经常会举办各种活动,有机会可以认识不同专业的同学、前辈和校友。人脉将是你在这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,不管在生活、学习还是求职中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总之,不要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圈子里,多认识一些人,与人交流,学业上的困惑、生活上的苦恼、求职时的迷茫都可以迎刃而解。
3. 学习能力:这也是我在这里最大的收获。仅以本专业来说,不同于内地大学里填鸭式的授课和考试,香港的课程里充满了各种Presentation和Project。老师们告诉你有这么一个东西,是如何运作的,你就得用这个东西去完成一项自己的课程设计。对于这种自己去动脑动手的功课我乐此不疲,用自己学到的东西,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,做好了展示给同学和老师,得到大家的认同。这对求职也很有帮助,我的两次面试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这些课程设计。
总的来说,1年的研究生课程真正能学到的知识并不多,这本就不是一个让你精通一门科学的课程,而是让你在这个领域的思维、眼界、能力得到提高的课程,能提高多少取决于自己。学校和老师对授课式研究生的管理都不甚严格,你可以浑浑噩噩混个学位当做镀金,或者通过一年学习适应香港的氛围作为工作准备,亦或是交友旅游享受生活,授课式硕士只是一个平台,看你如何去对待。
对于我自己而言,我非常庆幸自己来了香港,可以尽早拿到硕士学位离开校园踏入社会。我感受到了教育方式的差异、勤奋刻苦的香港精神,认识了很多很好的老师、朋友,适应了香港的处事方式,并开始融入到香港的职场生活中。
最后,我不禁想提一下之前看到的一篇针对CUHK授课式GIS专业的帖子,自己没有学好就攻击学校专业,这种行为真让人不齿。44楼已经驳得很细致了我就不多加描述了,有兴趣的可以找我要传送门。
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交流。 |
-
总评分: 寄托币 + 10
声望 + 19
查看全部评分
|